明章之治

汉明帝等统治时期出现的景象
明章之治是指明帝刘庄和章帝[]在位30余年,承光武之业,奋发图治而出现经济繁荣,国势强盛,大汉声威复振的时期。[1]
明帝、章帝在位期间,东汉政府在继承光武帝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以稳固政权和促进社会发展。由于光武帝重视儒学,明帝和章帝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明帝对《春秋》有深刻理解,章帝召集学者讨论五经,并令班固记录,形成《白虎通义》。由于皇帝的大力提倡,儒学成为维护王朝统治最有力的思想武器。[1]
在行政的手段上,明章二帝王霸并施。明帝为政苛察,总揽国柄,加强集权,对外戚进行限制;同时,严厉打击宗室诸王的谋逆行为。章帝虽然实行“王霸兼施”的统治术,但更侧重于“王道”的“教化”。较为严明的吏治,对东汉前期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章帝破坏了光武帝的“后妃之家不得封侯的禁令,同时优待宦官,为后世外戚、宦官交替专政埋下祸根。[1]
明、章二帝统治时期,继续推行光武帝刘秀与民休息的政策,大力发展生产,重视兴修水利和牛耕技术。明帝、章帝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提倡节俭。[1]
明帝、章帝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国势的强盛,东汉政府对边疆进行经略,加强统治,抚击匈奴。明帝、章帝二代,东汉政府对匈奴采取抚南击北的政策,经过17年的征战,西域50余国全部附汉,东汉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