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万·萨瑟兰-快懂百科
伊万·萨瑟兰(Ivan Edward Sutherland)是一位著名的 计算机 学家,曾获得 图灵奖 。他于1938年5月16日出生于 内布拉斯加州 的黑斯廷斯市。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刚问世不久,萨瑟兰就对这种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机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 自己动手设计与装配过一些用继电器工作的计算装置,积累了一些最基本的计算机经验。1988年,萨瑟兰因其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图灵奖。他曾在 Sun Microsystem公司任高级研究员,被誉为“计算机图形学之父”。
正文 1959年,萨瑟兰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 电气工程 学土学位,第二年又在 加州理工学院 获得硕士学位。这两所大学在电气工程/ 计算机 方面都有很高的水平,有一批知名的教授、学者。萨瑟兰在那里打下了很好的专业基础,而且,一到假期,他就到IBM公司去打工,积累了相当的实践经验。然后,萨瑟兰到 MIT 攻读博士学位,在著名的林肯实验室的TX-2计算机上去完成导师交给他的博士论文课题——3维的交互式图形系统(当时2维的图形系统已经问世)。萨瑟兰依靠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勤奋的工作,用了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个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开发成功了著名的Sketchpad系统。 Sketchpad的工作原理简单说来是这样的:光笔在 计算机 屏幕表面上移动时,通过一个光栅系统(grid system)测量笔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运动,从而在屏幕上重建由光笔移动所生成的线条。一 旦出现在屏幕上,线条就可以被任意处理和操纵,包括拉长、缩短、旋转任一角度等,还可以互相连接起来表示任何物体,物体也可以旋转任意角度以显示其任意方位的形态。Sketchpad中的许多创意是革命性的,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为了在论文答辩时产生最佳效果,萨瑟兰还精心制作了一部影片,名为《Sketchpad:人机图形通信系统》(Sketchpad:A Man-Machine Graph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答辩时,他边放映,边讲解,生动、活泼、形象,取得极大成功,包括信息论创始人 香农 、有“ 人工智能 之父”之称的明斯基、计算机图形学的先驱考恩斯(Steven Anson Coons)等著名学者、教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全体一致给萨瑟兰的博士论文打了“优”。萨瑟兰制作的这部影片后来还曾广为传播。Sketchpad的成功奠定了萨瑟兰作为“计算机图形学之父”的基础,并为计算机仿真,飞行模拟器,CAD/CAM,电子游戏机等重要应用的发展打开了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