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

中国的传统民间工艺品
1
4
花灯,又称为“彩灯”“打对子”或“对子花灯”,通常指元宵节供观赏的灯,属于灯笼的一种,是中国民间普遍流行的装饰性传统工艺品。[1][4]
花灯起源于西汉,兴盛于唐,到了宋代已经遍及民间,已有2000多年历史[2]。花灯在古代是主要的照明工具,而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灯笼则成为节日上的点缀,它通常用纸或绢作外皮,由竹或木条作骨架,中间放上蜡烛或灯泡,成为照明和装饰工具[3]。花灯种类繁多,可分为装饰性花灯、实用性花灯、主题性花灯、娱乐性花灯等多种类型;在不断的发展中出现了宫廷特艺派、民间派、艺匠派、现代派等流派;它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由花灯衍生出来了点花灯、游灯会、猜灯谜等民俗活动,人们在娱乐的同时也祈求一年的好运气与幸福。[4][3]
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己的价值,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是汉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宝。[1]

历史发展

起源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