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2004创立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巴斯德所)于2004年10月11日揭牌成立,2005年7月开始运行,2007年7月23日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是中科院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唯一整建制从事人类传染性疾病基础研究和相关技术应用的综合性研究机构。2020年1月2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将上海巴斯德所正式纳入直属事业单位的管理序列。 [1]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研究所共有在职职工151人,博士后47人(含广上联培博士后36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3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19人,全体职工与博士后平均年龄36岁,外籍人员占8%。研究所设有生物学基础医学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生物与医药5个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共有各类硕博研究生196人。[1]

历史沿革

2004年1月28日,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法国总理拉法兰的见证下,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所长菲利普·库里尔斯基签署了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建立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合作意向书。3月,法国代表团访问中科院。5月,中科院代表团访问巴斯德所。8月3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在上海签署建立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合作协议。
2004年10月11日,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举行揭牌仪式,法国总统希拉克、中科院副院长陈竺、上海市副市长唐登杰共同为研究所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