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德秀-抖音百科
元德秀(约695-–约754),字紫芝,唐朝河南(今河南洛阳市)人,世居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后移居河南陆浑(今河南嵩县),唐代诗人。他是后魏昭成皇帝孙常山王遵的后裔,鲜卑族,原姓拓跋,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始易姓为元。父亲是延州刺史。他身上深深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烙印,元德秀性格淳朴耿介,李华在《元鲁山墓竭铭(并序)》中称他“《大易》之易简,黄老之清净,惟公备焉”,宰相“房馆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鲁山任满后元德秀再无牵挂,遂退隐至陆浑与山水为伴。 人物生平
元德秀(约695 –约754),字紫芝,唐朝河南(今河南洛阳市)人。约生于唐武后万岁通天元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三年,年约五十九岁。少孤,事母孝。举进士,自负母入京师。既擢[zhuó]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菌席。家贫,求为鲁山令。岁满去职。爱陆浑佳山水,乃居之,陶然弹琴以自娱。房琯每见,叹息道:“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卒,门人谥曰文行先生。学者高其行,称曰元鲁山。德秀所著季子听乐论及蹇士赋等,《旧唐书文苑传》为高人所称道。 相关记载另有《新唐书》卷二一七;元结《元鲁山墓表》;宋代钱易《南部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