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蕾

儿童文学家
包蕾(1918年—1989年),男,出生在浙江镇海(今宁波),原名倪庆秩,笔名叶超,现代剧作家、童话作家、儿童文学家。[2]
中学时期,包蕾自编自演过独幕剧话剧。1947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2]1953年,亲自策划并创办的《少年文艺》是新中国“儿童文学第一刊”,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摇篮”。[3]1955年,正式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随后于1962年,由其担任编剧的神话动画题材类电影《人参娃娃》上映,截至2024年在猫眼上获得7.4分。[6][1]次年,他撰写的著作《猪八戒新传》由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式出版,截至2024年在豆瓣上获得8.0分。[3][4]1981年,包蕾的编剧代表作品《三个和尚》在中国大陆正式上映。[7]1985年12月31日,由他撰写剧本参与拍摄的神话动画类作品《金猴降妖》上映,截至2024年在猫眼上获得8.8分。[8]而后于1989年,他的编剧作品《笨狗熊》上映。[9]

人物生平

在包蕾中学的时候,自编自演过独幕剧话剧。1941年,包蕾从复旦大学肄业。随后于1947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2]1953年,包蕾亲自策划并创办的《少年文艺》是新中国“儿童文学第一刊”,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摇篮”,引领中国少儿文学几十载。[3]1955年,他正式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1957年,由其撰写的作品《小金鱼拔牙齿》正式出版。[10]次年,他的著作《小懒猫》出版。[5]
1959年,包蕾担任动画作品《萝卜回来了》的编剧。[11]1962年,由其担任编剧,万古蟾执导的神话动画题材类电影《人参娃娃》于12月3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截至2024年在猫眼上获得7.4分,并且该影片讲述的是人参娃娃与土财主的故事。[6][1]1963年,他作为作者撰写的著作《猪八戒新传》由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式出版,截至2024年在豆瓣上获得8.0分,此部作品不仅借鉴古典小说西游记》的人物原型,同时对其重要的生活启示来源于一个孩子,由于孩子的行为才使得他写出这个纯朴天真,但是又好吃懒做的猪八戒童话故事。[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