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竹轩(1885—1956),字如茂,江苏盐城人。早年来沪拉黄包车谋生,后来,他当上公共租界巡捕房华探,与人合伙办戏院、建茶楼。[1] 1916年,经过苏北同乡的介绍,顾竹轩拜青帮大字辈的人物刘登阶为师,正式加入青帮。刘登阶是青帮中仅存的几位大字辈人物之一,顾竹轩拜他为师,就成了通字辈的人物,比后来的杜月笙还要高一个辈分(杜月笙是青 帮悟字辈),在讲究师承和辈分的青帮中相当吃得开。靠着青帮关系和自身混江湖的本事,顾竹轩在上海滩闯出了一番天地,旅居上海的苏北人也送给了他一个雅号——“江北大亨”。20年代初,与人合伙在闸北开办同庆舞台,不久又开设德胜茶楼、天蟾舞台。1923年起,独资经营天蟾舞台,联络京剧名角,推进京剧演出场所改良。1932年一二八事变和1937年八一三事变,参加伤兵和难民救济,派保卫团支援抗战。抗日战争期间,掩护、护送和营救中共地下党员。1947年,任上海市参议会参议员。1949年,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上海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6年7月6日,在上海去世。[1] 人物简介
顾竹轩(1885年4月17日-1956年7月6日),字如茂,江苏盐城人。
少时家境贫寒,十六岁那年苏北大灾荒,顾随难民大军到上海谋生,以拉黄包车为业。后加入青帮,逐渐在闸北扩展势力,收徒纳众,成为著名的帮会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