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康公(生年不详—公元前609年),嬴姓,秦氏,名罃,秦穆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在位12年。[1]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身为太子的秦康公护送晋文公回国,秦康公见到舅舅怀念起已经去世的母亲穆姬,送到渭河北岸时,秦康公作《秦风·渭阳》,后世以渭阳比喻甥舅关系。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其子秦康公继位。公元前619年,秦康公派军队护送公子雍回国。同年四月,秦军行进至令狐(今山西省临猗县猗氏城西)时,晋军在夜间出兵偷袭,秦军大败。为报令狐之战战败之仇,公元前619年,秦康公派兵攻打晋国,夺取了武城(今陕西省华县东)。公元前610年,秦康公派军队援助楚国,楚国与蛮族结盟后联合秦国、巴国灭亡了庸国。公元前609年,秦康公去世,葬于竘社,其子秦共公继位。[1][2]
秦康公在位期间,秦国与晋国多次发生战争,而秦国也从秦穆公时期的西戎霸主逐渐走向衰落。[1]
人物生平
秦康公,嬴姓,赵氏,名罷,秦穆 公之子,母亲夫人穆姬是晋献公之女、晋文公的姐妹。秦穆公在位时,立公子罷为太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