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始建于1906年,前身为“直隶女学堂”。这所百年名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培养了许多有志青年,如王若飞的夫人李培之、邓小平的第一位夫人张锡媛和孙毅将军的夫人田秀娟等杰出代表。自1906年以来,校名多次变更。直至2008年,初高中分离办学。2014年,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恢复初中部办学,沿用“保定市第十七中学”校名;高中则称为“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2021年,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与保定市第十七中实行初高中合作办学,成立 “保定市第十七中学教育集团”。据2024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180亩,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是保定市首批省级示范公办学校,[3]校长是李梅。[4] 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培养了许多杰出代表。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办学理念,实施“全面育人、文理兼重、突出特色”的办学方针,重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学校曾获得“全国英语教育名校”、全国教育发展“十一五”计划重点课题创新发展研究实验基地等荣誉。
历史沿革
1906年直隶女学堂
清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日,即1906年11月16日,直隶藩司增韫就省城育婴堂开办女学堂一所,初名“直隶女学堂”,择定保定府仓为堂址,冉楷为堂长,收七岁至十五岁的女童入学,此为省城女学之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