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称呼中国为震旦,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在当时著名的史书《方志卷》里有着关于印度对中国的描写: “中天竺国东至震旦国六万里”,意思是天竺国离震旦国距离大约六万里,而这里面的“震旦”一词指的就是我们现如今的中国。[1] “震”有着撼动,震动的意思,而“旦”则有着太阳,天空的意思,两字合在一起组成的词语便有了撼动天地之意。所以,这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古代时印度对于中国的崇拜和仰慕。其实,关于这个名字的来源,印度的一些佛教典籍中有着详细的记载和解释:“东归震,是日出所在,为震旦”,大致意思就是东方是属于震的,而太阳又在这里的地平线上升起,作为东方国家中最强横的一个,中国自然能称得上是“震旦”一般的存在了。[1] “震旦”在当时印度的官方语 言中,写作“hamacinthna”,其中hama代表着巨大,意思就是印度对我们的称呼是:“大中国”,所以,这一称呼再次体现出了印度的毕恭毕敬。[1]
引证解释
古代印度称中国为震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