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塔拉·刚毅

清朝江西按察使
他塔拉·刚毅(1837年—1900年),是一位满族人,字子良,出生于满洲镶蓝旗,家族世居札库木。[1][2]他塔拉·刚毅出身刑部笔帖式,历任郎中、按察使、布政使。 在任山西巡抚期间,他在黄河河套屯田并设官治理, [3]后调任江苏巡抚,面对洪涝灾害,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整修水利工程。 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塔拉·刚毅积极主战,被慈禧提拔为军机大臣兼礼部侍郎。 他对义和团的先声表示赞赏,并因坚持反对戊戌变法被慈禧信任,担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然而,他在南方督办税务时的搜刮行为引发舆论哗然,被称为“搜刮大王”。 在义和团与八国联军交战期间,他塔拉·刚毅支持招抚义和团,希望利用其力量“扶清灭洋”。 然而,八国联军最终占领北京,他塔拉·刚毅随慈禧太后西逃途中因病去世。 他被西方列强列为主要战犯之一,清政府虽未追究其责任,却追夺了他的全部官职。[1][4]刚毅与毓贤一样,都是刘鹗老残游记》中清官比贪官可恨的代表。[2][5]

人物生平

刚毅以刑部笔帖式出身,后逐渐升为郎中、按察使、布政使。
1877年,刚毅以平反杨乃武和毕秀姑案(杨乃武和小白菜案),受奖励。[6]
1880年,为广东惠潮嘉道,次年,升江西按察使,后为广东、云南布政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