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湖在湖南南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接沅江市界,亦洞庭之一隅也。是组成洞庭湖的四个较大的湖泊之一,另外还有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其12.4万亩,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养殖湖泊。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水产资源丰富,主要出产有稻米、棉花、四大家鱼、虾、蟹、莲、菱角等。[1] 2019年10月2日,湖南省河长办印发第6号省总河长令,决定开展大通湖流域综合治理。[2]
地理
大通湖区位于湘中偏北,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5′28″至112°42′02″,北纬29°01′19″至29°19′16″,跨37、38两带,东邻漉湖,南与沅[yuán]江市相连,西北与南县、华容县比邻。地形为典型的洞庭湖冲积平原,区内的湖泊、水面、沟渠纵横交错。土壤成土母质系河湖沉积物,地势低洼平坦,地面海拨高程24~32米之间。区境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5℃,无霜期264天;年均降水1240.8毫米;年均日照1643.3小时,年均太阳总辐射量105.1卡/平方厘米。全区常住人口源自全国23个省(市)、108个县(市),分11个不同民族,264个姓氏。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