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

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籍得主
王澍,男,汉族,1963年11月4日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祖籍山西吕梁[2]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3]建筑设计师,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4]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杭州市人民政府参事[6]。他的作品有宁波艺术馆、海宁青少年宫等。[7]此外,他曾获得年度文化人物等荣誉。[5][1]
王澍1985年获得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学士学位[8],1988年于该校硕士毕业后,就职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9][10];2000年获得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 ,并回到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担任教授[5][8];2003年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教授、系主任;2007年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9];2012年任东南大学兼职教授[11];2023年4月获聘为杭州市人民政府参事 [6];11月当选为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 [4]
2010年王澍以作品“衰变的穹顶”摘得第12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特别荣誉奖,2011年他获得法国建筑学院金奖。这两项大奖,他都是第一位走上领奖台的中国建筑师[3]。2012年2月27日,王澍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同时也是该奖项历史上最年轻的建筑师之一。[12][3]王澎是当代新人文建筑的代表性学者,中国新建筑运动中最具国际学术影响的领军人物。[13]王澍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向当代建筑语言转化[10],一直以来,他在传统的中国建筑中寻找着自己的哲学表达。他用古代工匠的建筑手法和生态环保的理念诠释着自己心中的当代建筑。[3]2023年,王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4]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