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书古文疏证-抖音百科
内容简介
《尚书》,“尚”即“上”,“书”即史官所记之史,《尚书》之名起于汉,《孔安国悄书传》说“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经孔子编定,原书有一百篇。西汉初,存二十八篇,就是《今文尚书》,另有相传汉武帝时在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十六篇,和东晋梅赜[zé]所献的伪《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两种。古文即指先秦时代六国的古文字,与汉朝的隶书(即今文)相对。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五十八篇,就是《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在本书中被分割成三十三篇)与伪《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并加上假托孔安国名义的自序所组成的。本书切成四卷,黄宗羲为之作序,后又续成四卷.共为八卷。原来仅有抄本流传,阎氏逝世后四十年、始由其孙学林刻于淮安,是为乾隆于年眷西党刻本。今传《古文尚书疏证》只有九十九条,其余“有目无文”者十二条、“目文全缺”者十七条。 条目展示
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