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斗奠安宫-抖音百科
北斗奠安宫的妈祖又称东螺妈,与彰化南瑶宫、鹿港天后宫齐名并列为彰化县三大妈祖庙。奠安宫创建于清康熙年间,前身为东螺街天后宫(旧址于溪州乡旧眉村)。北斗奠安宫为东螺之开基妈祖庙,同时也是南彰化历史最为悠久的妈祖庙之一。 基本信息
明末清初,渡台先民于东螺溪(旧浊水溪)南岸昉[fǎng]建彰南第一古街-东螺街。然嘉庆10年(1805)东螺街遭罹兵燹[xiǎn]战祸,翌年螺溪洪水泛滥,街貌殆[dài]毁;武举人陈联登、文举人杨启元等地方仕绅为谋久远经营,寻得东螺溪与清水溪之间一处高亢河洲地-宝斗,考其天然清浊、大溪迥护,复以此地为南北通衢[qú],且与旧街东螺同具河运之利,乃于嘉庆11年(1806)北向渡溪迁街宝斗,有计划性地重建街肆。其时地方仕绅以为宝斗南 一里许有文昌祠,符合「北斗魁前六星」的征象,重建的街肆乃更称为「北斗街」,并于四方设隘门,称为东门、西门、南门、北门,街内道路交错纵横,屡屡形成井字型,号称「台湾第一都市计划街」。 清治时期,北斗街扼踞东螺溪之钥,为台湾中部平原首屈一指的内陆商港,更是南北商旅、山水物产的中继站;其时妈祖庙前大街下铺红砖,街内糖廍[bù]、染坊(清朝北斗乃全台染布业中心)、油车间、米铺、山料等店铺栉比鳞次,各路行旅比肩继踵,繁华盛况空前;入夜之后,华灯初上,台湾最早的夜市由此蕴生。如此殷繁的街貌,堪与台南府城、鹿港、艋舺并列为台湾四大城市,是以古谚有云:「一府二鹿三艋舺[xiá]四宝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