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睺罗

释迦牟尼之子
罗睺罗(Rāhula),男,约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生于古印度北部迦毘罗卫国[1][2]释迦牟尼在做太子时所生的儿子,佛教的十六罗汉之一、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在众弟子中,密行第一。又称罗护罗、罗怙罗、罗吼罗、罗云,意译覆障、障月、执日。[3][4][1]
罗睺罗从小离开了父亲,由他的母亲和祖父抚养长大。七岁时,佛陀觉悟后第一次回到迦毗罗卫国。而后,只有七岁的罗睺罗加入了僧团,罗睺罗依照佛陀所教之法,修禅成功,听闻《小罗睺罗经》后,他证得阿罗汉果。佛陀觉悟后的第14年,他受了比丘大戒。他在佛陀及舍利弗之前圆寂。[2][1]
罗睺罗对戒、定、慧三学的修行都有成就。这是因为非戒不能生定,非定不能生慧。只有三法相资 , 才能断见思烦恼 ,而得无漏胜果。[a]罗睺罗对于三学之首的戒学更有感悟。释迦牟尼曾说,弟子持戒之中 , 罗睺罗最为第一。[3][b]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