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蛃-抖音百科
石蛃[bǐng]目是石蛃科的一种节肢动物。是最原始昆虫的代表,生活在潮湿的落叶、朽木、蚁巢中。虽然石蛃已经有了昆虫式的外露口器,但上颚还是原始的单关节。石蛃目昆虫统称石蛃。因其有原始的上颚而得名。石蛃的腹部末端有3根尾丝,即1对侧尾须和1根中尾丝,且中间的中尾丝明显长于两边的侧尾须。石蛃的适应性很强,通常生活在阴暗潮湿处,如苔藓、地衣上、石头缝隙中、石块下等地。主要取食藻类、地衣、苔藓、真菌、腐败的植物。但是在阳光明媚的夏天,我们通常可以在裸露的岩石上,发现出来晒太阳的石蛃。石蛃在琥珀中并不罕见,在琥珀中的出现概率很高,保存完整的也很多。形态和衣鱼很相似,区别在于石蛃有较大的眼睛,中尾丝明显长于侧尾须。石蛃身体较小,胸部较粗,背侧隆起,向后逐渐变细,体表常具鳞片。触角长,呈丝状,无翅。 形态特征
体圆锥形,尾端细,体 长3-20mm,口器为咀嚼式,下口式,唇须发达。复眼发达,位于头的背部前端,一般大而近圆形,有的呈半球状高高隆起。触角长丝状,细长而分节,通常30节以上,着生于单眼下方,柄节及梗节具鳞片。胸部隆起如驼背状,3节,各具1对胸足,足上具鳞片。腹部11节,腹板发达,三角形,第1-6腹板上生有1-2对可外翻的泡囊,用于在潮湿的表面吸水。无翅。身体末端具有1对侧尾丝和l条中尾丝 。 生活习性
石蛃食性较杂,主要以食物的残渣、藻类、地衣,甚至昆虫的腐尸为食。生活在落叶堆、草丛和石头缝中。除了能快速爬行外,还能进行跳跃,主要是依靠腹部后部的突然弯曲和挺直进行跳跃。石蛹的幼虫发育缓慢,通常要花上2年时间才能发育成熟,这期间要蜕皮5次以上。与其他大多数昆虫不同的是,它们在成年后还会继续蜕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