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蛾科

昆虫纲鳞翅目下的一科
1
2
蓑蛾科(Psychidae),[6]又称袋蛾、背袋蛾、避债蛾,是昆虫纲鳞翅目下的一科。因具有袋囊护体,[2]形似古时蓑衣而得名。[7]截至到2024年6月,据《生物物种名录(COL)》统计,蓑蛾科下共有12个亚科,238个属和1398个物种。[1]其代表物种有大蓑蛾茶蓑蛾、黛蓑蛾、桉蓑蛾等,[2][4]其中大蓑蛾以幼虫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疮生肌之功效。[8]
蓑蛾大都雌雄异态,主要根据雄蛾、幼虫结合袋囊的特征识别,雄蛾口吻退化,复眼小,单眼无,体色单一,翅发达等;幼虫大多头部较大,额三角形,前胸气门较大,扁圆横置,腹部色单一等;袋囊丝质,囊外贴附有断切枝梗、碎叶或沙粒等。[2]
蓑蛾昆虫大多数种类适于温暖、潮湿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西欧、南非等地区,寒冷地区种类较少。[9]蓑蛾科昆虫生活史特殊,其幼虫终生都生活在袋囊中,从孵化不久就开始营造袋囊,并随虫体的生长,对其不停地修补、加长。[10]雄蛾羽化后,从袋囊下端的孔口飞出。雌蛾交配产卵于袋囊内。有些种类行孤雌生殖[11]
蓑蛾是林木、果树、行道树、农作物和蔬菜上的重要害虫。蓑蛾大量发生时,经常使森林、果园、茶场、行道树遭受到严重的危害。幼虫食性很广,除了危害树叶、嫩芽、嫩枝梢、树皮外,还危害花蕾、花和果实,有些种类的幼虫还喜捕食寄主植物上的蚜虫[3]可采取人工捕捉、药剂防治、剪除虫枝、保护天敌等手段予以防治。[4]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