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议金

唐末时期官员
曹议金(?-935)是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沙州人,归义军节度使索勋的女婿,张议潮的外孙婿[1][2]。他曾掌管瓜沙,自称节度兵马留后,后改名为议金。在龙德二年(922年),他自称“托西大王”。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曹议金以管内三军百姓名义求授旌节,得到灵武节度使韩洙的保荐,后唐庄宗授予他沙州刺史、归义军节度使[3][4][5]、瓜沙等州观察处置使、检校司空等职衔。在清泰元年(934年),他被封为归义军节度使令公大王。曹议金去世于清泰二年(935年)二月十日,朝廷追赠他为太师。他的功绩包括修建“功德窟”[6][7][8][9][10]和授予太保、食邑一千户、万户侯、赐紫金等荣誉。

子孙后代

生前曾娶甘州回鹘可汗的圣天公主为妻,一女嫁甘州回鹘可汗为妻,一女嫁于阗国王李圣天后晋册封为"大朝大于[tián]国、大政大明、天册全封至孝皇帝天皇后"。莫高窟第98窟即其"功德窟"。窟室高大、宏伟,壁画内容丰富,供养人繁多,为现存题记最多之窟。建筑形式,亦为前代所无。长子元德,次子元深,三子元忠;孙延恭、延禄、延晟、延瑞、延清;曾孙宗寿、宗允;玄孙贤顺、贤惠等,相继掌归义军,或居官瓜、沙二州。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诸朝。前后120年。

人物生平

公元914年,敦煌王张承奉卒,后继无人,州人公推曹议金主持州事。他就任后,取消敦煌国称号,恢复唐朝归义军名号,归附中原王朝,出任归义军节度使沙州刺史,执掌瓜、沙二州军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