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企业(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简称:FIE)[2]是指外国投资者单独或者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1]外商投资企业具有跨国性、[3]出口总增量增快、[4]产业呈梯度转移等特点。[5]
外商投资企业分为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合资企业及外商独资企业。[6]197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其中提到允许外国投资者与国内企业组建合资企业。[7]1986年,《外商独资企业法》颁布,取消了对外资所有权的控制。[8]1986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对外商投资企业给予了部分特别优惠。[9]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以及投资软、硬环境的日益改善,迎来了外商在华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发展阶段。[10] 2020年1月起,《外商投资法》取代了原“外资三法”,规定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统一适用外商投资法、合伙企业法以及有关商事登记的法律、行政法规,不再需要保留单独的管理办法。[11]外商投资企业对本土国家和企业具有重要性。对本土国家来说,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等。[12][13]对企业来说,能够获取到更多本土国家的资源、有助于分散经济风险及拓展市场等。[14][15][16]2024年1月至10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893家,同比增长11.8%。[17]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090.4亿元人民币。[18] 同时,外商投资企业也伴随着风险。对本土国家来说,使得内资企业的竞争力增大,[13]并且过度依赖外商投资可能导致经济体系对外部波动更为敏感。[19]对企业来说,不确定性增加了,包括税收政策、贸易政策等。[20]面对这样的风险,政府作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对外商投资实施市场准入条件,限制一些敏感行业或确保外商符合一定条件方可进入、[21]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各地要充分发挥地方监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监管等。[22] 基本概念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