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特·赛尚阿

晚清蒙古族大臣
阿鲁特·赛尚阿(1794年-1875年),字鹤汀,蒙古正蓝旗人,阿鲁特氏,晚清蒙古族大臣,清代蒙古族翻译家、军事家,身历晚清后六朝(乾、嘉、道、咸、同、光)。[1][2][6]
阿鲁特·赛尚阿(以下简称:赛尚阿)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中翻译举人,从此受到道光咸丰二帝重用,自道光三年(1823年)起历任军机章京内阁学士、侍郎、尚书、都统等要职。自道光十二年(1832年)起,他还充任国史馆总校、国史馆副总裁、翻译会试考官、经筵讲官、稽察会四译馆大臣、实录馆总裁等文职。咸丰元年(1851年),赛尚阿任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管理户部。同年,他因围剿太平天国军不利被连降四级留用,并于次年被革职拿问。咸丰五年(1855年),赛尚阿本来因失职重罪被军机处和刑部联合判处了极刑,但在军务紧急的用人之际被释放出狱。咸丰十年(1860年),赛尚阿回京任侍郎衔,后随御前大臣僧格林沁办理巡防事务。次年,赛尚阿被授以正红旗蒙古副都统,后因病开缺。光绪元年(1875年),赛尚阿病逝。[2][7]
赛尚阿曾主持编撰《钦定理藩院则例》《钦定回疆则例》等政书,并撰写了《蒙文指要》《清文指要》《蒙文汇书》等语言学作品。[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