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

阴道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阴道炎症
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以带有鱼腥臭味的稀薄阴道分泌物增多为主要表现的混合感染[2]
细菌性阴道炎是因阴道正常菌群失调所致,促使阴道菌群发生变化的原因仍不清楚,可能与频繁性交、反复阴道灌洗等因素有关[2],育龄期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3]。带有鱼腥臭味的稀薄阴道分泌物增多是细菌性阴道炎临床特点,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烧灼感,性交后症状加重。该病主要采用Amsel临床诊断标准,Amsel4项中具备3项,可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治疗选用抗厌氧菌药物,主要有甲硝唑替硝唑克林霉素[2]
不同人群和地区的细菌性阴道炎发病率变化较大,细菌性阴道炎在中国健康体检妇女中的发病率约为11%,在妇科门诊阴道炎症患者中占36%~60%,常发生于性活跃的女性。细菌性阴道炎相关的并发症较多,可引起盆腔炎症性疾病、妇科手术后感染及不孕症妊娠期合并该病可引起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细菌性阴道炎也会增加性传播病原体感染的风险,如HPV(人乳头瘤病毒)、HIV(艾滋病病毒)、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等[3]

命名

细菌性阴道炎又称细菌性阴道病,对病原体认识的差异,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命名[5]。该病在1984年以前被称为非特异性阴道炎[6],1984年瑞典召开的专题主题会上命名细菌性阴道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