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卫军

苏俄国内战争时期的武装力量
白卫军(英文:White Guards 俄语:Белая гвардия),又称白军,是指苏俄国内战争时期以帝俄军官团为首组建的武装力量。[1]
1918年,随着苏俄内战爆发,南俄白卫军、东方白卫军、西北白卫军向苏维埃政权发起进攻,最初的白卫军取得一系列关键性战役胜利,随着红军的反攻,白卫军不断败退。1919年11月以弗兰格尔为首的5万军人,分别乘坐英法军舰,撤退到君士坦丁堡,开启了俄国侨民的流亡之路。[6]1920年2月,尤登尼奇签署解散西北白卫军的命令,高尔察克被枪决,高尔察克的死亡标志着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反布尔什维克斗争的结束,[7][8]远东地区仍被日本干涉军和白卫军占领。1922年2月,远东共和国的人民革命军发起了对远东白卫军的进攻;10月,人民革命军进入海参崴,最后一支外国干涉军被赶出俄国。1922年11月,远东共和国并入苏俄,苏俄的国内战争至此结束。[9]
白卫军的主要领导人有邓尼金、高尔察克、尤登尼奇等人,[2][3][4][5]骨干力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军官团和哥萨克,主要由步兵和骑兵组成,1919年秋,白卫军总兵力超过30万。在苏俄内战期间,白卫军参加了察里津战役、乌法战役等多个战役;失败后,白卫军的领导人和亲历者逃亡至欧洲的贝尔格莱德、布拉格巴黎慕尼黑,以及中国的哈尔滨上海等城市定居,形成了俄国历史上的侨民群体。[1][8][10]

发展历程

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