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砾岩(英文名:Breccia),又称 “压碎角砾岩”“断层角砾岩”。[1]是一种碎屑岩,由从母岩上破碎下来的,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碎屑,经过搬运、沉积、压实、胶结而形成的岩石,砾石的平均直径如果在1-10毫米,为细砾,10-100毫米称为粗砾,大于100毫米为巨砾。[2] 按成因分类,角砾岩分为沉积成因角砾岩;非沉积成因角砾岩;构造角砾岩;成岩角砾岩。在成岩阶段,由于胶体脱水,体积收缩,岩石碎裂成角砾,再被胶结,则可产生成岩角砾岩。如石灰岩洞顶,由于溶解而崩塌,石灰质角砾被钙质或红土所胶结,可形成崩塌角砾岩(洞穴角砾岩)。[3]在碳酸盐岩中,由于含盐层的塑性变形或溶解,导致围岩及夹层白云岩、膏晶白云岩等发生破碎、崩解、堆积胶结成岩,形成盐溶角砾岩。[4] 角砾岩和母岩关系密切,因此能很好地反映母岩成分和性质。它也是判断构造运动、古海、湖岸的位置及古河流的流向的依据。[5]角砾岩胶结物中常含有矿物,因此它可以做为建筑材料。[6] 术语
角砾岩breccia 沉积碎屑岩的一种。由大于2毫米的棱角状的砾石胶结而成。组成角砾岩的碎屑物质,一般因原地堆积或搬运距离很短,因此磨圆度极低,分选很差,形状各异,棱角分明。按形成原因可分为岩溶角砾岩、火山角砾岩、山麓堆积角砾岩、冰川角砾岩、断层角砾岩(亦称构造角砾岩)、成岩角砾岩以及陨石撞击角砾岩等。研究角砾岩可帮助恢复古地理环境,推断构造变动,有些矿产与角砾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