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吕梁市下辖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中段西侧,东 屏关帝山与娄烦县、交城县接壤,西依汉高山与临县毗邻,北与兴县、岚县交界,南与离石区相连。[1][4]方山县政府驻方山县圪洞镇府西街12号。[11]截至2022年3月,方山县总面积1434平方千米,辖6镇90个行政村。[3]截至2023年12月,全县常住人口为110431人。[5] 方山县地势北高南低,东北部为土石山区,西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中部为河谷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季风与各季不同气团影响,四季分明。方山县森林面积74.9万亩(包括国有林52万亩),天然和人工草地43.4万亩,耕地面积41万亩,其中基本农田23万亩,共有四荒面积26万亩。[14][15]该地区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境内繁衍生息。战国时期县境始置皋狼邑,属赵地。西汉置皋狼县,属西河郡。西晋置左国城,属西河国。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建方山县。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置方州,县属之。武德三年(620年)州废,改属石州。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省方山县,并入离石县,属石州。民国七年(1918年)复置方山县,属冀宁道。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西北行政公署改名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县属晋绥边区三分区管辖。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县属兴县专区。1954年7月1日,与离石县合并为离山县。1958年11月10日,中阳县并入离山县后 ,复更名为离石县。1971年5月1日,恢复方山县,县城设在圪洞镇,属吕梁地区。2004年5月,吕梁撤地建市,方山县归吕梁市管辖。[16] 方山县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主要包括肉牛养殖、中药材种植两大产业,截至2023年肉牛养殖户2780余户,育肥场户13户,5000头以上规模企业1家,中药材种植达到5.8万亩。[17][18][4]2022年,方山县地区生产总值859147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52116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67464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39567万元。[4]2023年,方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5.98亿元。[16] 方山县人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有南村城址、[19]张家塔村、[20]于成龙故居等,[21]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北武当山传说、[22]于成龙酒坊酿造技艺等。[21]方山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单体总数为191个,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武当山、梅洞沟原始森林、骨脊山等。[23]2023年,方山县荣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4]2024年,方山县成功入选山西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5] 地名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