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素喜(1924年9月~2006年3月8日),俗名耿金柱,出生于河南登封县。[a][1][2]河南省嵩山少林寺第三十代传人。[4]曾任河南省佛教协会理事、登封县少林武术协会和少林拳研究会顾问、少林寺首座和尚和名誉方丈等职。[3][4] 1924年9月,释素喜于登封县城关镇西南街出生,家境贫寒,幼年丧母,11岁丧父。[1]为谋生路,1933年投身少林寺出家拜贞绪法师为师,并赐法号素喜。[3][8]在贞绪法师的指导下修习佛经和武艺。[9]1950年,释素喜开始收授弟子,传授武艺。[3]1960年~1962年,被选送到北京佛学院学习,毕业回寺后任少林寺维那僧,兼武教头。[3][2]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释素喜被选为少林寺首座僧,开始讲经说法。[4]1980年起,释素喜先后应邀赴中国国各地百座寺院和国外的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国讲经说法500余次。[10]1990年,释素喜第5次担任住持并组织恢复了少林寺法堂、钟鼓楼等大批寺内建筑。1998年,释素喜因全身瘫痪自住持位退居,后被查出患上胃癌。[2][11]2006年3月8日,释素喜于少林寺圆寂。[2] 释素喜为了继承和发展少林武术,经常带病传艺,为中国各地先后培养了100多名具有高尚武德和较高武技的人才。[10][7]并编撰了《少林拳术秘传》《少林擒拿法》等多部武术书籍。[7][5]截至1982年,释素喜已先后收徒数万名。外国弟子多达数千人 ,国内外门徒达37000多人。众弟子都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作用。[1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