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尔必齐河-抖音百科
格尔必齐河(俄语:Рeka Gorbitsa),又称郭尔毕擦河,是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的一个河流,位于黑龙江(俄语:Amur)正源石勒喀河左岸,是长度仅有几十公里的短小河流。格尔必齐河在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被规定为两国东段国界,该河流自北向南流入石勒喀河。[1]1689年,清朝与沙皇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了格尔必齐河作为两国边界。 历史沿革
格尔必齐河为黑龙江北源石勒喀河左岸支流,位于绰尔纳河(又名乌伦穆河)之东,由北向南流入石勒喀河。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规定,格尔必齐河为中俄两国界河。清政府于该河河口竖立界碑,定期派员巡边。分为每年巡逻和3年巡逻两种。每年巡逻在“五六月间,派齐齐哈尔、墨尔根、黑龙江协领各一员,佐领、骁骑校各两员共兵二百四十名,分三路到格尔必齐、额尔古纳、墨里勒克等河巡视”。三路巡视出发地分别为瑷[ài]珲、齐齐哈尔、墨尔根。3年巡逻则派总管、佐领、骁骑校,于冰解后,由水路至河源兴堪山(即外兴安岭)巡查1次。1858年(清咸丰八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格尔必齐河 被划入俄国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