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性气候

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小的气候
大陆性气候(英文:Continental Climates)是指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所特有的或受大陆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北纬40°~55°之间的中纬度地区[a],包括北美洲欧洲亚洲的中部和东部地区。[1]
大陆性气候具有降水较少、温差变化剧烈的主要特征。[3][4][5][6]大陆性气候区的年降水量部分以降雪的形式出现,雪通常会在地面上停留一个多月左右。大陆性气候在夏季通常伴有雷暴和频繁的高温。[7][8]在柯本气候分类法中,大陆性气候对应的是D类,共分为Dw、Df、Ds三组。[9][10]在斯查勒气候分类法中,主要有温带湿润性、副极地大陆性两种。[2][11]
在大陆性气候影响下,区域内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温带荒漠温带草原、半荒漠、针叶林、夏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生态系统。[12]在湿润温暖的温带大陆气候区,农作物发育可获得较好的热量条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及提高产品质量。但大陆性气候易引发频繁的旱涝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13][6]

定义

大陆性气候(Continental climates)是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所特有的或受大陆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由于受海洋的影响较小,这一气候具有具有降水较少、温差变化剧烈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夏季炎热湿润、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气温普遍高于秋季、日照充足、云雾较少、昼夜温差大、雨量少且季节分配不均等。[4][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