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权主义(hegemonism)是指一个国家凭借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实力,在整个世界或地区打压和控制其他国家、谋求统治地位和主导国际事务的理念、主张、政策和行为。[4][1]
公元前5世纪时,古希腊的修昔底德在其所著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就提出了“霸权战争论”。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争霸战争持续了几百年。据历史记载,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执掌国政。管仲初见齐桓公时就提出“君霸王,社稷定”(《管子·大匡篇》)的政治主张。[5]从16世纪至今,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美国都曾成为典型的推行霸权主义的国家。二战后,随着英、法等原有帝国的衰落,美国在世界上到处进行渗透。[6]冷战后的美国新霸权主义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美国利用经济全球化浪潮建立的一种更具全球性、扩张性的霸权:一种以“软权力”与“硬权力”相结合的更全面的霸权;一种以强大实力为支撑的制度化、机制化的霸权;一种在“新干涉主义”的“仁慈”外表掩盖下的更具欺骗性和伪装性的霸权。[6] 霸权主义是一种历史性存在,强权是一切霸权国家都具有的共同特征。[5]霸权建立的基础条件是:实力与意愿。霸权国的标志就是该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拥有超出国际体系中诸国的国家实力,而且有将自己的力量转化为对国防事务、国际体系和其他国际行为进行干预乃至控制的意愿。"[6]在国际关系中,霸权国处于其所属国际体系的中心位置,拥有并能够支配多种权力资源,是一定数量国家的“领导者”。根据影响范围的不同,霸权主义又可分为世界霸权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1]霸权主义,以意识形态(民主、人权等价值观)为武器,进行思想扩张,甚至以意识形态为借口,发动局部战争,来干涉一个国家的内政,把这个国家纳入自己的体系。[6] 起源与词义
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