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场

厄普顿·辛克莱创作的小说
《屠场》是一本由美国记者、作家厄普顿·辛克莱于1906年出版的小说。小说以芝加哥为背景,描绘了美国移民的生活以及肉类加工业中存在的问题。辛克莱在小说中描述了贫困、社会服务缺失、恶劣的生存与工作环境,以及工人阶级中的绝望、官僚阶级的腐败等问题。小说中的揭露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促使政府出台了《肉类检验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辛克莱被认为是一名揭露政府、商业中腐败的记者,他的作品被称为“耙粪文学”。《屠场》被誉为“工资奴隶制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此外,该书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7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中文版,描写了一个立陶宛移民家庭的悲惨遭遇,强调了社会主义是唯一的出路。[1][2]

内容简介

该书描写了一个立陶宛移民家庭--尤吉斯一家的悲惨遭遇。他们满怀憧憬从家乡来到美国寻梦,在芝加哥屠场区找到工作,以为美好生活将从此开始。不料灾难接踵而至,先是尤吉斯工伤失业,接着妻子奥娜被工头奸污,尤吉斯怒打工头而入狱,随后妻子难产死亡,幼小的儿子淹死。亲朋好友中男的流落街头,女的被逼为娼,美国梦演变为可怕的梦魇。更悲哀的是,这个万恶的资本主义机器不仅害得他家破人亡,更毒害了他的心灵。他自暴自弃,干起合伙抢劫的勾当,甚至还在屠场罢工时当上了工贼。所幸的是,在风起云涌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尤吉斯终于找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他的阶级觉悟被唤醒。小说结尾时,他深信社会主义是唯一的出路,而这也正是辛克莱的信仰。
作者辛克莱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