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勋(456-466年)[1],字孝德,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第三子。大明三年(459年),封晋安王,食邑二千户,都督南兖[yǎn]州和徐州的东海诸军事、征虏将军、南兖州刺史。大明七年(463年),改督江州和 南豫州的晋熙新蔡以及郢州的西阳三郡诸军事、前将军、江州刺史。大明八年(464年),迁任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和郢州的竟陵隨二郡诸军事、镇军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还未就职而世祖去世,便以镇军将军继续担任江州刺史。[2][3] 废帝(刘子业)即位后刑杀大臣,对前抚军谘[zī]议参军何迈十分猜忌,何迈担心灾祸临头,谋划趁废帝出行时发动政变,迎立子勋,事情泄露后被杀。废帝指使朝中大臣上奏子勋与何迈同谋,又手书诏令给子勋说:“何迈要杀我立你,你自己估量,是谁像孝武帝呢?你可以自行作出安排。”并派心腹朱景云送毒药赐死子勋,景云派信使告知刘子勋的长史邓琬,于是邓琬等人拥立子勋,以废立皇帝为名起兵。[2] 永光元年(465年),湘东王刘彧发动政变,弑杀刘子业,刘彧[yù]任命刘子勋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但邓琬等人不接受任命,泰始二年(466年)正月七日,拥立子勋为皇帝,在寻阳城即位,年号为义嘉元年,四方群起响应。同年秋,刘子勋军队被沈攸之率领的朝廷官军打败,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