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延毅

辽宁书法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沈延毅(1903年—1992年)原名沈延蓉,后名沈着,初字剑津,后字公卓、攻昨,号述菊、天行健斋主,出生于辽宁省盖平县(现盖州市)城东古台村。[1][2]
沈延毅出身文人世家,受父亲影响,少时就开始学习书法。[1][4]曾任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员、沈阳市文史馆馆长、任辽宁省政协常委、沈阳市政协常委、辽宁省书法协会会长、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等职。[5][2]沈延毅书法魏晋唐,以魏体行书闻名当代。[4]
沈延毅喜好诗词咏唱,出版诗集《华章逸翰》。[2]

人物简介

沈延毅(1903—1992),字公卓、攻昨,号述菊、天行健斋主,1903年12月21日出生于辽宁省盖平县(现盖州市)城东土台村。父沈羹唐为清末拔贡,能诗善文,工书法,在当地名望很高。沈延毅自幼从家父读经学史,作诗临帖,弱冠时,文才书名即已称誉乡里。及长,就读于民国大学、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在吉林道尹公署任职,又在中东铁路督办莫德惠处司文书之职。光复后,曾任东北生产管理局秘书处处长。解放后,曾任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员、沈阳市文史馆馆长。“文革”期间,被下放农村插队落户。1978年落实政策回城,任辽宁省政协常委、沈阳市政协常委、辽宁省书法协会会长、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等职,为辽沈地区的文史研究和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1992年2月23日在沈阳去世,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