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区(英语:Yuen Long District)[1]是香港十八区中位置最西北的区,位于新界西北部[10][11],北接深圳,并以深圳河为界,南连屯门区、荃湾,西临后海湾,东邻北区、大埔县,总面积138平方千米。[2]截至2023年,总人口有67万人。[7] 元朗是一片平原,原来有连绵的农田,在多山的香港,只有这一块平整而广阔的平原,与另一个区北区一起覆盖了香港和深圳的全部陆路交界。[12]气候类型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夏季降水较多,冬季较为干燥。[3]从秦朝开始,元朗区就被纳入了中国的版图。[13]宋朝时大量人口迁移到元朗。[9]清朝由于牵界禁海,很多居民离开元朗,直到禁令解除后,其他地区人口才陆续前往元朗。1899年清政府签订《香港英新租界合同》后,英国接管包括元朗在内的新界。[13]1941年12月25日英军投降日本,包括元朗在内的整个香港地区由日军占领。[14]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回英国人管控之下。[15]1973年之后,香港政府发展了包括元朗在内的9个新市镇。[16]1982年成立元朗区议会,并选举了第一届议员。[17]1987年,天水围发展成为新市镇。[13]1997年,元朗跟随香港一起回归中国。[18] 因地形原因,元朗区农业有着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自古便享有香港“鱼米之乡”的美誉。[19]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元朗区的工商业也迅速发展,建立了很多工业区。此外,该区的旅游业也较为发达。[20]元朗交通便利,有公路、铁路、公交等交通方式。主要公路有屯门高速、青山公路、元朗公路等,轻铁网络已经覆盖了元朗、屯门和天水围等地区。[21] 元朗的特色美食有很多,食店多集中在元朗大马路和元朗市中心的教育路及安宁路。市中心闻名的食物,包括B仔凉粉、荣华饼家的传统饼食、[22]元朗老婆饼、[23]元朗乌头、[24]元朗丝苗米、[25]流浮山生蚝等。[26]历史悠久的围村也是元朗的一大特色,当地人有庆祝天后宝诞、举行太平清醮、结婚埋双喜椰子的习俗。[13][27]元朗区名胜古迹众多,包括锦田吉庆围、流浮山、元朗旧墟、屏山文物径等,自然景观还有香港湿地公园、元朗公园、米埔自然保护区等。[8][9] 地名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