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明

中国女作曲家、钢琴演奏家
寄明(1917年6月29日-1997年1月13日),[3][4]原名吴亚贞,江苏淮安人,出生于江苏苏州,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钢琴专业,中国著名作曲家、钢琴演奏家。[5][6]寄明的丈夫是中国著名作曲家瞿维[1]
寄明自幼学习多种乐器,曾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主修琵琶和钢琴。[2]抗战爆发后,辗转贵州、四川、重庆各地任音乐教员,并积极参加抗日歌咏活动,推广“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等人的抗战救亡歌曲。[2][7]1939年前往延安进入中国女子大学高级班,其间取“寄希望于明天”之意改名为“寄明”。在延安期间,与瞿维一起成为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的教员。[2]1945年抗战胜利后,跟随“鲁艺”赴中国东北进行民间曲调采集,1947年担任牡丹江鲁艺文工团副团长,次年调入东北音乐工作团任研究员。[4]1946年,寄明北上到达东北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先后任鲁艺牡丹江文工团负责人、东北音乐专科学校副校长等职,并整编出版了中国第一本“二人转”研究专著《东北“蹦蹦”音乐》。[8][9]
1953年8月,寄明调至北京中央电影局音乐处,开始从事电影音乐创作[8]1955年,寄明调任上海电影制片厂音乐创作室副主任、作曲组组长,[9]先后为《李时珍》《平凡的事业》《鲁班的故事》《凤凰之歌》《燕归来》等多部影片创作插曲和配乐。[8]1959年,寄明参与筹备成立东北音乐专科学校。[10]
1960年,寄明受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委托为电影《英雄小八路》主题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曲,第二年电影上映后,歌曲被广为传唱,于1978年10月在中国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11][5]1981年,寄明创作了《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该作品在“1976年—1981年全国少儿歌曲比赛”中获歌曲优秀奖[8][12]1983年后,寄明患脑萎缩,记忆力衰退、行动不便。1997年1月13日,寄明在上海去世,享年80岁。[2][3][12]
寄明早年有“延安第一位女钢琴家”之称,从事电影音乐创作期间,她十分关注儿童音乐,先后写出了《新中国少年进行曲》《我们是新世纪的主人》《前进,快乐的少先队员》等儿童歌曲。在寄明的晚年,丈夫瞿维亲自编写了《祖国的春天——寄明少儿歌曲选》一书。[1][2][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