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多尔·费伦齐

匈牙利心理学家
桑多尔·费伦齐(Sándor Ferenczi,1873年7月7日—1933年5月22日),匈牙利心理学家,早期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之一。[1][2]他在精神分析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自我形成的理解和发展方面。费伦齐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保持着密切的专业和个人关系,但在后期因为理念分歧而渐行渐远。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精神分析的发展》和《精神分析技术的灵活性》等。

人物经历

桑多尔·费伦齐出生于匈牙利密什科尔茨(Miskolc),原名萨德·佛兰克(Sándor Fränkel),父母均为波兰裔犹太人。他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曾作为内科医生服役于军队。退役后,费伦齐开始了神经病学方面的私人执业。1908年2月,他拜访了弗洛伊德,并迅速成为了弗洛伊德的忠实信徒,两人的关系维持了近二十年。1909年,费伦齐随同弗洛伊德等人访问了美国克拉克大学。1913年,他创立了匈牙利精神分析学会,并在1919年被任命为布达佩斯大学的精神分析教授。
费伦齐的研究成果集中在自我形成的过程上,他将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神奇幻觉的全能论、神奇幻觉的泛灵论和神奇的词语和想法。他对童年时期的过度刺激、亲情剥夺或移情失败所产生的持续创伤性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神经质、性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和精神疾病。费伦齐还提倡在心理治疗中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方法,反对传统的被动聆听模式。
尽管费伦齐与弗洛伊德在专业上有着紧密的合作,但他们最终在治疗方法和技术上发生了分歧。费伦齐与奥托·兰克共同撰写的《精神分析的发展》一书,探讨了生物学与精神分析之间的关系。他还对精神分析的权力结构及其妄想性格提出了挑战,这导致了他与弗洛伊德的分离。费伦齐坚持传统的精神分析立场,同时也支持C.荣格的激进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