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花钱

政府部门岁末集中花预算的行为
突击花钱是指政府部门在年末一段时间内,迅速将预算内的资金花费完毕的行为。这种现象在中国已成为一种惯例,尤其是在岁末年初时期尤为明显。随着中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突击花钱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专家指出,《预算法》的不完善使得这种情况难以根除,但主要问题在于公开和监督。[1][2][3]

历史数据

自2007年以来,中国政府在年末的财政支出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2007年,各级政府在最后一个月的支出达到约1.2万亿元,占全年财政支出的四分之一以上。随后几年,这一数字继续攀升,2008年12月的支出超过1.5万亿元,2009年则达到了两万亿元。到了2011年,预计在剩余的不到两个月时间里,财政部门需要决定如何使用超过3.5万亿元的资金,这个数字相当于瑞士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产生背景

突击花钱现象的出现与中国财政收入的快速提升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长率几乎达到了GDP增长率的两倍,仅前十个月就已经完成了全年财政收入的预算目标。在此背景下,年末突击花钱的规模愈发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