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熙-抖音百科
郭熙(约1000年—约1090年),字淳夫,北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河阳(今河南温县)人。出身平民,早年信奉道教,游历四方,以画闻名。熙宁元年(1068年)召入画院,任翰林待诏直长。郭熙擅长山水画,师法李成,山石运用卷云皴[cūn]笔,创造出丰富优美动人的意境。他长于影塑,在墙上用泥堆塑浮雕式山水,别具情趣。郭熙的著名作品有《早春图》、《关山春雪图》、《窠石平远图》、《幽谷图》、《古木遥山图》等。其中,《早春图》成功地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苏醒的细致季节变化。在绘画理论上,郭熙具有很高的建树,其理论集中反映在《林泉高致》一书中。 人物生平
郭熙(1023年--约1085年),字淳夫、河阳(今河南温县 )人,北宋绘画大师。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奉诏入图画院,初为“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宋神宗赵顼[xū]深爱其画,曾“一殿专皆熙作”。王安石变法时新立中书、门下两省和枢密院、玉堂等墙上壁画。皆为其所作。郭熙擅画山水,无师承,早年风格较工巧,后取法李成,画艺大进,到晚年落笔益壮,能自放胸臆,炉火纯青。其画论有《林泉高致》,提出高远、深远、平远“三远法”。画山石多用“卷云”或“鬼脸”皴;画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势雄健,水墨明洁。传世作品有《早春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窠石平远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以及《树色干远图》、《早春图》、《关山春雪图》、《山林图》、《秋山行旅图》、《幽谷图》等。[1] 他擅长山水,出身布衣,好道学,喜游历。善画,初无师承,后在临摹李成山水画中受到启发,笔法大进,亦能自放胸臆,笔势雄健,水墨明洁。画山石多用卷云或鬼脸皴,画树如蟹爪下垂。熙宁(1068年-1077年间)为图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成为宫廷画院重要成员。于画论方面亦有建树,总结出对四季山水的审美感受及山水构图三远法等。[2]创作活动旺盛的时代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宁、元丰间(1068年-1085年),深受神宗的恩宠,有“神宗好熙笔”,“评为天下第一”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