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语

波罗语族之一
立陶宛语(lietuvių kalba‎)是立陶宛人的语言,[1]立陶宛的官方语言,有4百万立陶宛人使用。立陶宛语是现存的两种波罗的语族之一(另一种是拉脱维亚语)。波罗的语族隶属于印欧语系。[2]属印欧语系、波罗的语族东支,是该语族仅存的两种语言之一(另一种为拉脱维亚语)。在国外的50多万立陶宛人中,绝大多数仍用立陶宛语,主要居住在美国,其次在巴西、阿根廷、中欧和西欧等国。立陶宛语的历史比拉脱维亚语古老。方言歧异很大,主要分为两支:低地立陶宛语,包括3种次方言;高地立陶宛语,包括4种次方言。

概述

现代标准立陶宛语(lietuviškai)以高地立陶宛语的一种次方言为基础,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的文献见于1547年翻译的马丁·路德(1483~1546)的教理问答手册。立陶宛语是近代印欧诸语言中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保留了古老的音高重音、屈折变化及某些形式区别、特别是体词的形式区别。它保存的原始印欧语的格变系统,比古老的拉丁语和希腊语文献还要完整。这使它在印欧比较语言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历史

立陶宛境内各部落语言、信仰和习俗的统一是立国家统一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