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凌云寺

四川乐山市的佛寺
乐山凌云寺,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岷江东岸,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名刹。凌云寺九峰环抱,寺宇辉煌,因供奉乐山大佛而又称大佛寺。凌云寺始建于唐初,开凿佛像并扩建于唐开元初年(约713年)[1]。然而,在唐武宗李炎下令灭佛的会昌四、五年间,凌云山庙宇仅凌云寺得以保存。
清代大诗人、大书画家张船山在《嘉定舟中》一诗中描绘了凌云西岸的古嘉州,以及江水潺潺绕郭流的景象。诗中提到,凌云山美景令人陶醉,如诗如画。如今,乐山凌云寺已成为西南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简介

凌云寺是大自然奇景和人类杰作的奇妙和谐组合。天造妙景,彰大自然之奇美;千年古寺,显佛文化之深 [suì]。因寺前三江交汇的临江峭壁上,凿造有世界之最的弥勒佛坐像,人们将乐山大佛作为了凌云寺的象征、标志,所以普遍称乐山凌云寺为乐山大佛寺,大佛也就称为凌云大佛、乐山大佛。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嘉定州志》称“凌云寺在凌云山,一名大佛寺”。凌云寺也因高僧海通禅师首倡修建乐山大佛,更加名声显著。
凌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