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量下跌[1][2]是指股票价格或大盘指数在下跌的同时成交量相对前几个交易日明显缩小。[4]出现缩量下跌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场信心不足、政策影响、市场流动性下降、公司基本面不佳、庄家洗盘吸筹等。[3][5][6][7] 缩量下跌可以进一步确认股票的下跌趋势,[8]因交易量减少,买卖盘之间的差价可能会增大,造成价格的较大波动,使投资者选择观望或离场,[9][10]在缩量下跌之后,如果股票价格开始反转上涨,投资者可能开始买入股票,推动价格上升,从而作为反转信号。[10]对于大盘而言,一般来说缩量下跌是个调整过程或分歧阶段,短期涨跌看后面的消息的方向了,利空消息将导致下跌,反之向上。[11]
在面对缩量下跌时,投资者要深入分析导致缩量下跌的原因,观察市场的整体趋势,判断缩量下跌是否为暂时现象,还是市场长期趋势的反映,同时在投资中设置好止损点。[12]对于个股的缩量下跌而言又可分为两类:庄家为了吸货,打压股价,但是股票成交量不大,说明散户惜售,这时应该买入持股;市场进入熊市,阴跌不止,离场观望,切毋抄底。[13]
基本概念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