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蒙

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演员
沙蒙(1907年11月2日—1964年6月26日),原名刘尚文,出生于河北省玉田县孙各庄乡,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内地的导演、编剧、演员。[1]曾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也是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的前副主席。[4]
1935年,沙蒙在喜剧电影《 都市风光》中饰演店员,次年,在剧情电影《 十字街头 》中饰演东北流亡青年,还翻译过苏联文学作品。[5][1][2]1938年,沙蒙任第五战区青年团艺术组教员。1944年,在鲁艺戏剧系当教员,兼任鲁艺实验剧团团长。[1][5]1950年,沙蒙执导了自己的首部电影《赵一曼》。1951年,他与张客联合执导了剧情电影《上饶集中营》,该片获得了中国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二等奖。1953年,沙蒙执导了剧情电影《丰收》,该片获得了中国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三等奖。1956年,他与林杉联合执导了剧情电影《上甘岭》。1960年,沙蒙任北影导演。1962年,沙蒙与傅杰联合执导了剧情电影《汾水长流》。1964年6月26日,沙蒙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57岁。[2][1][5]

人物生平

1907年11月2日,沙蒙出生在河北省玉田县孙各庄乡的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到北京北师大附小读书,1922年考入法文高等学校。1929年,他进入哈尔滨满绥长途电话局当话务员,期间结识了诗人塞克,开始转向文艺。1933年,沙蒙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并结识了赵丹王为一徐韬等人,加入左翼戏剧活动。参加过《太平天国》《罗密欧与朱丽叶》《大雷雨》等戏的演出,1935年,在喜剧电影《 都市风光》中饰演店员,次年,在剧情电影《 十字街头 》中饰演东北流亡青年,还翻译过苏联文学作品。[2][5][1][6]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沙蒙第五战区担任艺术组教员。在演剧九队期间,上头要求队员集体加入国民党,沙蒙为此离开了演剧队。1939年到重庆北碚陶行知主办的育才学校任教,1940年,在重庆与周恩来结识,之后加入中国艺术剧社,参加了《雾重庆》《马门教授》《北京人》等话剧的演出,1944年3月到达延安,在鲁艺戏剧系当教员,兼任鲁艺实验剧团团长。抗战结束,沙蒙与舒群等率领第八中队千里跋涉,赶到沈阳,成为到达东北的首批根据地文艺干部。1945年9月,沙蒙与田方、舒群、吕班等率领第八中队(后改称东北文艺工作团一团)从延安出发,赶到沈阳,在东北各地进行宣传演出。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9月,以沙蒙张平何文今为首的东北文工一团一百四十余人加入东影。[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