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这次改编从政治和组织层面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成为我党构建新型人民军 队的首次成功尝试,也标志着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建设思想的初步形成。[1][2][3] 1927年9月29日,工农革命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转移至永新县三湾村,当晚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并且在会议上作出了对部队进行改编的重大决策。9月30日,毛泽东在三湾村的枫树坪向全体指战员正式做出部队改编的决定,并发表了动员讲话,宣布改编内容包括精简整编队伍,提高部队战斗力;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和“官兵平等”等治军方略,强化党对军队的领导;各级设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彻底的民主化管理制度。[4]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 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在三湾改编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余部继续转移,在宁冈县古城镇召开古城会议,之后又宣布三大纪律,并且在井冈山同其他革命队伍会师,成功建立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5] 学者蔺宏涛、余文华认为:“三湾改编不仅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还是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伟大开篇。”[3]
事件背景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受挫。9月19日,第一师所辖一、二、三团在浏阳文家市会师。在革命军队何去何从问题上,余洒度与毛泽东存在尖锐冲突。余洒度希望占领敌人中心城市,主张会攻长沙;而毛泽东主张放弃攻打长沙,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