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王府曲本

车王府曲本
车王府曲本是指中国清代某蒙古车王府所收藏的戏曲、曲艺刻本和手抄本的总称,共计约1600余种,4400余册。这些曲本大部分与通行本不同,有的为孤本流传,不少曲本还记有演出时脚色配置情况,类似演出脚本,因而为研究近代中国戏曲史的珍贵史料。

简介

清代北京蒙古车臣汗王府所收藏的戏曲、曲艺手抄本的总称。其中戏曲和曲艺的手抄本共1400余种,2100余册。顾颉刚曾编订为《蒙古车王府曲本分类目录》。这批曲本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广州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和首都图书馆曾将这部分曲本录制副本。20年代的北京孔德学校又购得一批车王府曲本,计230种,2300余册,现藏首都图书馆。两批曲本共1600余种,4400余册。其中曲艺部分包括子弟书297种,鼓词39种,杂曲533种,共869种。杂曲中最多的是〔马头调〕,其次是〔岔曲〕、“牌子曲”和〔赶板〕,此外有快书、莲花落、〔湖广调〕、〔南园调〕、〔一枚针〕、〔鲜花调〕、〔济南调〕、〔福建调〕、《边关调》、〔乐亭调〕、〔琴腔〕、〔天津调〕、〔叹十声〕、〔焰口〕、〔西江月〕、〔十二月〕、〔太平年〕等。作者大多佚名。子弟书等曲种的作品中有不少当时北京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的描写,对研究民俗及曲艺史有史料参考价值。部分曲本与后来一直传唱的唱词相近或相同。1956年,中国曲艺研究会曾组织人员整理了鼓词《西游记》,题名《说唱西游记》。傅惜华在编订《子弟书总目》及《北京传统曲艺总录》时,著录了现存车王府曲本中全部曲艺作品的书目。

源流

对于车王府曲本来自于哪座车王府,学者们尚有争议。有车臣汗王、车林巴布和车登巴咱尔等说。曲本大概于中华民国成立后从王府散出。民国十四年(1925年)秋为北京孔德学校马廉从书肆购得,刘半农曾见过最早的一批购入曲本,认为其颇有价值。当年秋冬,马廉委托顾颉刚整理。顾当年未能整理完,第二年暑假顾从厦门大学利用回京之便继续整理,基本完成分类目录,分两期刊登在《孔德月刊》上。计1444种,2154册,分类编目,总名为蒙古车王府曲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1927年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结识马廉,开始收藏俗曲唱本,引起引发了对于曲本的研究。1928年孔德学校又购得车王府曲本219种,2560册,曲本内容与前一批衔接,用纸、装帧均同,藏首都图书馆。现各处所藏车王府曲本共计约1600余种,4400余册。任中山大学史语所主任的顾颉刚也组织人完成了抄本,今藏于中山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