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团

国民党组织的地主武装
还乡团是指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由中国国民党组织的地主武装,也称为还乡队。[2][3]
解放战争爆发后,在国民党扶持下,抗战期间从敌占区和抗日民主根据地逃亡的地主、乡绅以"还乡"名义裹挟部分民众,开始组织还乡团(队)。他们在全国范围的农村进行了大规模的施加肉刑以及屠杀。还乡团配合国民党军事进攻,在国共两党争夺的边沿地区和新解放区进行"反攻倒算",破坏土地改革,成为地方反动势力。国民党由全面进攻转变为重点进攻以后,鲁南、苏北成为解放战争的前沿,还乡团活动密集。[1]依附于国民党的鲁南还乡团曾喧嚣一时,但进入到1948年下半年,在中国共产党军事打击和强大的政治攻势下,纷纷向中共当地政府投降。1948年11月8日,郯城县全境解放,地主还乡团亦告灰飞烟灭。[4]

历史沿革

背景

国共内战期间,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力量号召打土豪、分田地,把不少土豪劣绅赶出了家乡。这些地主土豪不甘心,想打回家继续称王称霸,于是就组成了反动武装还乡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