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兔-抖音百科
海兔,是无楯目海兔科(学名:Aplysiidae)软体动物的总称[2],别称雨虎、[3]海珠[4]。截止到2024年,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观点认为现存海兔科下有7属。[2]海兔种类繁多,体型不一,体长可从1厘米到170厘米,[5]体重最大可超过2千克,[6]多呈圆形、纺锤形,[5]成体贝壳完全退化成为内壳,体表光滑,饰各种斑纹。[7]休息时,触角向上伸展,像兔子的两个耳朵,故称为海兔。[4] 海兔科大多数种类分布在北纬40度至南纬40度的温暖水域,[8]暖水性种类较多,[6]主要生活在潮间带至潮下带浅水区的海藻、石头、泥砂质底。[6][7]海兔是食草动物,吞食藻类的速度相当迅速。[11]其外套腔内具有特殊腺体,受刺激时会分泌大量紫色的汁液,能有效地驱退掠食者,[11]并杀伤小型动物或逃避敌害。[12]海兔有不寻常的交配习惯:它们在繁殖期互相交尾产卵,常连成一串,在中间者同时起到雌、雄两性的作用。[6] 海兔的软体部分可食用,亦可作为家禽的饲料。但养殖海兔的目的是生产海粉,而不是食用海兔的肉质部。[13]海粉营养丰富,为中国东南沿海人民喜爱的食物。[4]海兔卵收取,晒干,可制成海粉入药。[14]此外,科学家们还利用海兔作为模式动物对神经肽进行了广泛研究,鉴别出了多种神经肽及其功能,[15]并获得了2000年的诺贝尔奖。[16] 海兔、海牛、海蛞[kuò]蝓之间的关系常常会被搞混。实际上,海蛞蝓的名字来自英文的sea slug,是多种壳已经消失或退化的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的泛称,常指后鳃亚纲(Opisthobranchia)的物种,常见的有以海牛们为代表的裸鳃目(Nudibranchia),以及以海兔们为代表的无楯目(Anaspidea)。因此,可以说海牛和海兔都属于海蛞蝓。[16]海兔科分化众多,其中有一些被人熟知的品种,如对神经生物学的进步做出了最重大贡献的加州海兔,[17]中国沿海最常见的有黑指纹海兔和蓝斑背肛海兔,[18]以及海兔中最大的品种黑海兔。[19] 分类与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