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辅

元代的官员、藏书家
贾辅(1191~1254),元代名臣、名将、藏书家。字元德。祁州蒲阴(今河北安国)人。仕金为蒲阴县令,升祁州刺史。入元后,迁镇国上将军。属于张柔麾下,任副元帅,广征南北,所向披靡。贾辅率领毛正卿、苑德重建保州城(今保定),1236年贾辅又建成万卷楼,在蒙古入主中原的情况下为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立下功劳。

文化建设

征战之余,搜集了不少图籍秘录,藏书不下数万卷。于太宗八年(1236)在保定府内,建有藏书楼为“万卷楼”,堪称元代藏书最多最丰富之地。聘请学者郝经,到其府上“万卷楼”中的“中和堂”执教数年,学者郝经在《陵川文集》中载有《万卷楼记》一篇:“万卷楼顺天贾侯藏书之所也。故南北之书皆入侯府不[chì]万卷焉。始储于室,室则盈;储于堂,堂则溢,作楼藏之”。“而为之第别而为九,六经则居于上上,尊经也,传注则居上中,诸子则居上下;历代史居中上,杂传居中中,诸儒史论居中下,先正文集及诸著述居上下,百家众流、阴阳图籍、山经地志、方技术数则居下中,法书名画则居下下”。“私家之藏,几逾秘监,故贾侯之书甲天下”。郝经读尽其所藏之书,成为元代的著名学者之一。贾辅所建的“万卷楼”和贾氏原藏万卷之书,虽经多年战乱,藏书几聚几散,为后来“莲池书院”的成立提供了基础。
“万卷楼在府治南(即在今莲花池内),元帅贾辅建,以经传子史百家法书名画为九等,置其上,又邀致郝经筑堂楼侧以居之,经有记。”这就说明了万卷楼的建造典籍内容和管理情况。贾辅,金元之际蒲阴(今河北安国)人。起初,担任祁州(治所在蒲阴)刺史,后率众归顺蒙古忽必烈,深受河北东西等路都元帅张柔重用,为其副帅,在祁州行使元帅府事。毁于战火的保州(今保定)复建后,贾辅在其府第建藏书楼,名为万卷楼。万卷楼建筑设计十分精良,竟能经历1289年那场强烈大地震而无毁。《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说:“元的武臣也多有藏书,”且举张柔、贾辅为证,并且两家藏书绝非秘而不宣,而是为人所用。大诗人元好问为不使“一代之迹泯而不传”,闻知《金国实录》在张柔家,就远道赶来,长住保州,一面勤奋阅读,采摭所闻,留下百余万字记录,后《金史[zuǎn]修多本于此;一面写下了《顺天府营建记》等,成为研究保定城建史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
保定古代藏书楼主要为官府所设,宋代以后私家藏书楼迅速发展。此外,寺观和书院藏书也很普遍。但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起了一定作用。保定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追溯藏书史,则可由元初(1236年)张柔、贾辅在莲池建立的。至今已有750余年的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