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峰寺

位于日本和歌山县的寺庙
金刚峰寺(日语:こんごうぶじ),又称金刚峰寺,是日本古义真言宗的总本山,位于和歌山县伊都郡高野山。最初作为高野山全山堂宇的总称,明治时期后成为山上本院青岩寺的专称。山号“高野山”,与京都的东寺同为真言宗密教之圣地。开基人为弘法大师空海,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1]

历史沿革

弘仁七年(816年),日本真言宗开祖空海(774~835年)奏请嵯峨天皇赐地高野山。次年,空海上山结庵修行并开始建造伽蓝。弘仁十年(819年),金堂建成。随后,他模仿南天竺的铁塔继续修建大宝塔,直到真然时代才完工,并命名为金刚峰寺。宽平元年(889年),长寿住持本寺,设立座主职位。之后,本寺因与京都东寺的争议,由东寺的观贤兼任座主。此后,本寺受到东寺的控制,势力逐渐衰弱。宽治四年(1090年),明算担任高野山检校,本寺得以恢复往昔的繁荣。天承元年(1131年),觉鍐(1095~1143年)在高野山建立大传法院,后兼任本寺及大传法院两寺的座主,导致两寺产生纠纷。保延六年(1140年),本寺僧侣袭击大传法院,觉鍐逃至根来(那贺郡),成为真言宗新义派的创始人。天正九年(1581年),本寺不服从织田信长的命令,遭到军队进攻。天正十三年(1585年),丰臣秀吉讨伐根来寺,意图趁机攻占本寺,但由于木食应其的努力游说,本寺得以解围。此后,秀吉对应其的才华表示赞赏,捐赠了寺庙土地给他。此外,秀吉还为了为其生母(青岩贞松禅尼)祈福,在高野山内建立了青岩寺。天保十四年(1843年),本寺遭受火灾破坏。明治元年(1868年),将青岩寺更名为金刚峰寺。明治六年,本寺与东寺共同成为古义真言宗的总本山。明治三十三年,本寺独立称为高野派,并设置管长。大正十四年(1925年),高野、御室及大觉寺三派联合,以金刚峰寺为古义真言宗的总本山。

寺庙建筑

金刚峰寺的主要建筑包括金堂、根本大塔、御影堂以及制多伽童子、矜羯罗童子、惠光童子、惠喜童子等塑像。此外,还有清净比丘、乌俱婆迦童子、指德童子、阿耨达童子等其他神像。这些塑像均为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