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骨

构成脑颅骨的八块颅骨之一
蝶骨(sphenoid bone),形如蝴蝶,是位于前方的额骨、筛骨和后方的颞骨、枕骨之间的骨头。其横向伸展于颅底部,分为体、小翼、大翼和翼突四个部分。[2][1]
蝶骨体位于蝶骨的中央,内有含气的空腔,称为蝶窦。蝶骨小翼为成对的呈三角形的薄骨板,构成眶顶的一部分。蝶骨大翼由蝶骨体的两侧伸向外上方,分为大脑面、颞面、颞下面、眶面四面。蝶骨翼突从蝶骨体与大翼连接处向下伸出,由翼突内、外侧板构成。[1]蝶骨与眼眶底协同工作,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形成颅底和侧面,从而保护大脑和神经结构;蝶骨的一部分也是面部骨骼的组成部分,它的后部是参与咀嚼和说话的肌肉的附着部位。[3]
蝶骨相关疾病有蝶窦炎、蝶骨骨折、蝶骨翼发育不良等。局限性蝶窦感染很少见,但可能很严重;当蝶骨骨折时,颅骨的眼眶或底部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许多危险的并发症;蝶骨翼发育不良如果不治疗,最终会导致失明[3]

形态结构

蝶骨的名字来源于希腊语 “sphenoeides”,意思是楔形,[2]形如蝴蝶,位于颅底的中央,在前方的额骨、筛骨,后方的颞骨、枕骨之间,分为蝶骨体、小翼、大翼和翼突4部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