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烈

钟氏烈系始祖
钟烈(公元前334年-公元前250年),钟氏烈系始祖,是宋微仲衍二十七世孙[1]春秋宋国末代君王偃的三弟。公元286年,齐王发兵灭宋,君王偃死在了宋国,公子烈逃至许县,即今长葛市石象镇封升岗下,时年48岁。为避祸,他以自己曾被封为“钟邑大夫”(钟邑即钟离县,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凤阳县)为由,改子姓为钟姓,是中国汉族历史上第一个以钟为姓的人,故被尊为“钟姓烈系始祖”。钟氏族人所说的“芽发凤阳,根扎颍川”便由此而来[3]
钟烈与妻子姒氏,生一子名为钟复。钟烈卒于秦孝文王元年辛亥(公元前250年),夫妇合葬于今河南省长葛市石象乡蔡寨村封升岗(古属许昌[1]

人物生平

宋国末代君主宋康王三弟,宋微仲衍二十七世孙,生于战国周显王姬扁)三十五年丁亥(公元前334年)。
至公元前318年,宋康王自立为王后封烈公为“钟邑大夫”([zhōng]邑为公元前487年,宋景公灭掉曹国之城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