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府

明清时期山东省设置的一个府
莱州府是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设置的行政区划单位,位于今山东省莱州市清朝初期继续沿用明朝的制度。莱州府的辖区包括掖县、平度州和胶州,其中平度州管辖昌邑县潍县,胶州管辖高密县和即墨县。民国二年(1913年)莱州府被废除。

历史沿革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莱州升为莱州府,治所设于掖县。洪武六年(1373年)降为莱州,洪武九年(1376年)再次升为府。清朝继承明制,康熙五年(1666年)设立登莱道,治所在掖县。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改为登莱青道,治所依旧在掖县。乾隆年间(1736-1795),掖县被划分为七个乡,下辖八十三个社。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胶州升为直隶州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对莱州府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设立了多个区。

行政区划

明朝至清朝期间,莱州府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变更。明朝时期,莱州府下辖掖县、平度州和胶州清朝时期,康熙年间设立登莱道,乾隆年间对掖县进行了行政区划的细分。宣统二年,莱州府被划分为城区、沙河区、储积区、龙德区、福禄区、神山区、仙化区、掖源区、临郭区、淇水区、朱桥区、西由区等行政单位。